5月22日,由国家汉办及孔子学院总部召开的“赴孔子学院‘巡演、巡讲、巡展’工作总结会议”在河南郑州召开。来自全国的44所高校、有关省教育厅(委)的1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旨在就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以来各省教育厅(委)、高校赴海外孔子学院和有关单位的巡演、巡讲、巡展活动进行总结,并围绕“三巡”工作体会、遇到的困难以及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展开充分交流。会议由国家汉办副主任赵国成主持,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出席并发表讲话。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师范大学8所院校及河南省教育厅与国家汉办的领导在大会上分别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同济大学是众多与会单位中唯一一所“三巡”俱全的高校,得到了国家汉办和与会高校代表的高度赞扬和广泛好评。
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在讲话中总结了为期一年的“三巡”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并对如何使“三巡”活动常态化,建立长效机制提出建议。她说,2009年国家汉办及孔子学院总部号召和组织全国58所高校组成“巡演、巡讲、巡展”团赴50多个国家的近300所孔子学院和有关单位进行巡演、巡讲和巡展活动,共计600余场次,观众多达44万余人,所到之处无不反响热烈,出色地宣传了中华文化,发挥了公共外交的作用。孔子学院作为新生事物,应该走出中国特色,孔子学院怎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许琳主任指出,此次会议的目的是加强“三巡”工作常态化建设,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希望参会的高校能够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配合中国语言走出去和促进各国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我院蔡建国院长应大会邀请代表同济大学做重点发言,并以PPT形式当场展示了我校“三巡”活动情况。秉承国家汉办及孔子学院总部的指导,在我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同济大学的“三巡”工作开展得深入人心、精彩纷呈。
我校“巡演”艺术家团队阵容强大,演员有我院专任及兼任教授,他们中多人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作曲家、一级长笛演奏家、中国著名书画家等,他们放弃国内高额报酬的演出安排,全力以赴、不辞辛劳,在日四天演出三场,通过京剧片段、书法表演、魔术、木偶、民族乐器、歌唱等多种形式,以精湛的技艺把中华文化的精髓展示到海外,不仅确保了演出的水平,保证了“巡演”的效果,而且体现了高尚的艺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我校“巡讲”活动始于2008年大阪讲堂的系列讲座 ――《中国社会与文化》(6讲),2009年的赴日“巡讲”――《上海世博会与中日经济》系列讲座(6讲),2010年该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今年5月,我校力邀我院兼职教授、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王安忆,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等赴德国纽伦堡大学、沃尔夫斯堡大学、奥登堡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等地进行“巡讲”,他们不辞劳苦、不计报酬,在短短的几天内马不停蹄,横跨德国,为对德文化交流尽心尽力,赢得了德国社会的强烈反响。
我校赴德“巡展”活动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中德共同点”的原则,利用同济大学对德合作这一先天优势,进一步提高德国人对于中德两国交往的历史和现状、对于孔子学院的理解和认识。这次“巡展”活动得到了教育部以及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同济大学裴钢校长、董琦副校长都亲临参与和指导工作,对“巡展”活动的开展给予了强大的支持。
蔡建国院长在总结同济大学“三巡”工作的成功经验时指出:一是领导重视,机制健全;二是坚持精品意识和大学主体意识;三是层次高、阵容强、效果大。
蔡建国院长的发言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认可,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副主任赵国成在会后对同济大学做到的“三巡”有机结合、专业水准、精品意识等表达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很多兄弟院校的领导表示同济大学的“三巡”工作“做得真、做得稳、做得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