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两点,“同济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座谈会”在我院216会议室召开。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方守恩出席座谈会并作总结发言。同济大学组织部、文科办、人事处、财务处、外事办公室、留学生办公室及我校文科类各学院领导、中意学院和中法学院代表也出席了会议并参与讨论。
座谈会由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程晔主持。陈强院长就本次会议的目的与安排向与会者进行了介绍,同济大学孔子学院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各学院的积极参与以及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程妤对同济大学孔子学院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进行了汇报,汉诺威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胡春春也对过去几年里,汉诺威孔子学院的工作情况、媒体关注以及对发展的思考进行了汇报。
与会者就汇报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孔子学院工作是我校“国际化办学”过程中对外交流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我校各学院,尤其是文科类学院提供了对外交流“走出去”的国际平台。各学院都应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在孔子学院巡演、巡讲、巡展的“三巡工作”以及孔子学院相关研究、教材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并做出贡献。座谈会还特别对孔子学院院长、教师的培养与选拔进行了讨论。人才问题是孔子学院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同时孔子学院也为我校干部海外挂职锻炼与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方守恩副书记作总结发言,指出学校对孔子学院的工作历来都十分重视。董琦副校长多次提到孔子学院的相关工作情况。同济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是必须的,孔子学院是学校国际化办学的重要一环。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作为学校的一个平台,牵头来做孔子学院的工作。而这项工作与学校各个学院,包括理工类学院、文科类学院都有关系,应多做宣传。各学科应团结起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特别是文科类学院,应将之作为国际化发展以及走“特色”发展之路的重要工作。孔子学院的人才队伍建设中包括师资以及管理队伍建设。孔子学院提供了干部挂职锻炼与培养的很好的平台,经过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岗位锻炼的干部,其能力是能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作用的。同济大学将继续秉承“开办一所,办好一所”的理念,做好孔子学院的各项工作。
我校第一所孔子学院日本樱美林大学孔子学院成立至今已有五年时间,目前我校与海外大学、机构合作建立的孔子学院已有三家,孔子课堂有两个。其中,日本樱美林大学孔子学院与学历接轨的“汉语特别课程”、“全日本青少年卡拉OK大赛”等已成为孔子学院特色项目、品牌项目,受到国家汉办领导好评。汉诺威孔子学院组织的德国中学生来华夏令营、宝隆纪念图片德国巡展、王安忆《启蒙时代》德国巡回朗读讨论会等活动也在德国社会引起一定反响,受到诸多中外媒体关注。2010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孔子学院大会上,樱美林大学孔子学院获得了“先进孔子学院”荣誉称号,汉诺威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胡春春博士被评为“孔子学院先进个人”。2010年5月,由国家汉办及孔子学院总部召开的“赴孔子学院‘巡演、巡讲、巡展’工作总结会议,同济大学是众多与会单位中唯一一所“三巡”俱全的高校,得到了国家汉办和与会高校代表的高度赞扬和广泛好评。
我校开展孔子学院工作的五年里,已累计派出十余名教师赴海外工作,工作时间最短的1年,最长的达4年之久。这些教师不计个人得失,为孔子学院建设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孔子学院作为教育对外开放与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与汉语文化的国际推广这一国家战略密切相关。因此,做好孔子学院工作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