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2日,作为同济大学106周年校庆活动之一,“从泰戈尔到莫言:百年东方文化的世界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召开。我校副校长江波,党委副书记马锦明,副校长吴志强先后出席了相关活动,并与代表们进行了交流。
泰戈尔是一位始终保持一颗纯真之心的伟大诗人,会议又恰逢六一国际儿童节,主办方精心安排了一个特殊的“序曲”:当四岁的小女孩蒋高钰走上舞台,大大方方地朗诵起泰戈尔的童诗“噼里啪啦下大雨”时,中外学者惊喜不已,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6月1日的开幕式上,江波副校长代表同济大学对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引用了李克强总理5月21日在新德里的演讲中的一句话:“今天我们播下友谊的种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结出硕果”。他说:“1913年,印度诗人泰戈尔为亚洲获得了历史上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东方文化引起世界关注;2012年,莫言作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使东方文化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被誉为东西方文化桥梁巨人的泰戈尔,以其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百年来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普世价值。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符号的莫言,其作品既见证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又传达了古老中国的内在精神。泰戈尔与莫言分别位于这一百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始末点上,代表了整个20世纪东方文化的创造性及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冲突与融合中逐步世界化、国际化的进程。
百年历史沧桑,中西方文化始终在冲突中交融,在交流中进步。泰戈尔和莫言作为各自民族文化的代表,同时也作为东方文化和文明的代表,通过诺贝尔文学奖这个世界文化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将东方文化推向世界,成为东方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功典型。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在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更深入地发掘泰戈尔与莫言获奖对东方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历史和现实价值,不但有利于培养东方文化的自觉和自信,而且对世界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印度国际大学校长Susanta Kumar Dattagupta教授、印度驻上海总领馆总领事Naveen Srivastava、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文化交流部主任马小明、上海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汪小澍、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蔡建国、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沈文忠、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上海市档案局副局长朱金铃等领导也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会长陈声桂向大会赠送了书法作品:“世界大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谭中、印度前外长夫人Radha Rani Chakravari、著名翻译家郑克鲁、谢天振教授,北京大学教授魏丽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建、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研究图书馆馆长Kristian Fredén、印度德里大学教授Sabaree Mitra等中外著名学者先后作了主旨发言。
6月1日晚,会议牵手校研究生会的“永续讲坛”,共同举办了名为“‘梵典’与‘华章’:跨越喜马拉雅的彩虹”的中印文化交流会。印度国际大学校长做了题为“吉檀迦利――亚洲第一部诺贝尔诗集与和平乡的季节”的演讲,印度国际大学音乐学院的师生用孟加拉语唱诵了泰戈尔的诗歌,同济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们则献演了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舞蹈,著名印度舞专家金姗姗表演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印度舞,并与现场的观众进行了互动,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我校党委副书记马锦明与中外学者、上海的各界印度客人及同济师生一同观看了演出。
6月2日,吴志强副校长出席了大会闭幕式并致辞。他用英文向大会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对中外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同济大学秉承百年文化传统,愿与各国学者一道,共同推进世界的和平发展。会后,他还与本次会议的代表、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研究图书馆的Kristian Fredén先生进行了座谈,并安排其参观了同济大学博物馆、图书馆、建筑城规学院院史馆等。
会后,中外学者参观了位于南昌路的泰戈尔雕像,印度学者和学生们都兴奋不已,纷纷合影留念。学者们还参观了泰戈尔来上海时曾住过的四明村,原本安静的弄堂顿时多了一丝异域的生机。文化名人墙上泰戈尔的诗句让学者们迟迟不愿离去。他们默念着诗句,仿佛跨越了时间的界限。
在本次大会上,代表们还围绕“泰戈尔与中国”、“从泰戈尔到莫言:东方文化复兴的回顾与展望”、“莫言:乡土性与世界性”、“东方文化国际化与翻译”、“东方与西方:文化传统与融合”等专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次会议在同济大学师生间也引起了热烈反响,对世界各国学者了解同济大学,也起到了很好的媒介作用。恰如江波副校长所说:“200多位中外学者齐聚同济大学举办的这次会议,也会是一颗世界友谊的种子,我们愿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们一道,同舟共济,共同浇灌、呵护这颗种子,让它健康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本次大会由同济大学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主办,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承办,瑞典皇家科学院、印度国际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机构合办,国内外200多位学者参加了大会。会议成果无疑将会推动对泰戈尔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价值和世界意义的研究,对探索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与规律,对推动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和谐共处,也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院办 刘怡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