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两个月的精心筹备,12月11日下午,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在学校一·二九礼堂成功举办了首届“脱口说汉语”外国留学生歌咏、诵读大赛。我院陈强院长、孙宜学副院长、韩国庆熙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赵卫东副教授、德国汉诺威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蔡琳博士、福建龙人古琴总经理谢建东先生一行,以及我校团委副书记杨旭涛老师一起欣赏了留学生们的精彩表演。
本次大赛以全院外国留学生为参与主体,以中国文化经典名篇为主要诵读内容,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准备和训练,与学院的日常汉语教学活动紧密衔接,贯穿了整个学期,得到了留学生们的热烈响应与积极参与。大赛从参与初赛的34个班级中,选拔出16个班级进入决赛环节,分为初级组与中高级组分别进行角逐。决赛的参赛篇目既有中国古代的诗词名篇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有现代经典散文如朱自清的《春》,还有中国革命题材的诗歌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篇目题材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最终,初级组的《见与不见》,高、中级组的独角戏《狼和七只小山羊》获得了一等奖。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也是个散文大国,如何遴选经典、实用、有趣、内容丰富的诵读篇目,真正提高留学生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一直是我院领导和教师在不断探索的课题。通过此次诵读活动的组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诵读精选作品,陶冶了留学生们的情操,让留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汉语的字音之美、韵律之美、意境之美,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让留学生们们有机会尝试透过文字表象去感受、理解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心理与日常精神生活。
大赛评委会主席,我校传媒与传媒学院的饶丹云老师在赛后的点评环节对留学生们的表现做出了高度评价。她惊异于初级组的留学生同学,在9月份入学后仅三个月的时间内,能够从零起点把汉语水平迅速提高到可以诵读并深刻领会诵读篇目精神内涵的程度,又从朗诵专业角度出发,鼓励所有留学生同学继续努力,以诵读为手段,掌握汉语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诵读技巧,不断完善自己的汉语发音,提高口语水平。
本次大赛的组织与筹备工作,也得到了校团委的大力支持。校学生会国际部的同学们自始自终深度参与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同时依托中外学生融合的Buddy Program项目,让更多的中国学生也参与活动的幕后培训和指导,借助诵读与留学生们进行深入的文化交流和沟通;校社团联的汉服社、金笛社、吉他协会也奉献出精彩的串场节目,让留学生们在观赏比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意蕴悠长。
(学工办 陆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