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及对“一带一路”精神的启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7-22浏览次数:881

 “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历经风雨吹打、岁月沉淀,迄今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文化和谐交融的遗产,成为中华文明贯通世界的通道,也是中华文明世界胸怀的象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当我们的先人冒着生命危险穿行在荒滩戈壁、头枕黄沙云作被;在神秘莫测的茫茫大海里驰命星驰,不舍昼夜时,这种丝绸之路精神也感染了沿线国家,礼尚往来,相互浸濡,逐渐形成了世界文明交流的基本原则,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1.  合作是基础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中华文化这一亘古不变的文化理念,也通过“丝绸之路”得以传承、播撒。祖先们以陆海丝绸之路,围起了一个和谐共存的“四海”,推动世界趋向大同。无论是通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还是从泉州离港的汉船,都是和平的信使,沟通的通途。郑和下西洋,没有炫耀国力,更没以武力掠夺任何财产、土地,而只是进行商品贸易,与沿途国家以物易物。相比西方的海洋探索,中国的海上世界之旅显然是文明之旅。即使身居海外的华人,也总是安分守己,勤劳持家,并无喧宾夺主之念。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确定的这个主题,就是中华文化以“和”为贵精神的高度概括。中国是一个追求和平并致力于创造世界和平的国家,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推动世界上的不同民族朝着共同的理想和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最终实现全世界都过上美好生活,“美美与共”,休戚与共,互利共赢。

2.文化多元是常态

“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周易·系辞下》)中国圣贤早就认识到文化多元化是世界生存发展的常态,所以一贯主张海纳百川,“君子和而不同”。中国文化历来不以“唯一正确”的姿态去面对其他文化,更不会以此为侵略其他文化的理由。中国人无论是“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还是“服牛乘马,引重致远”,水路、陆路的通达都是为了“致远以利天下”。(《周易·系辞下》)这种开放与包容的胸怀,也使得中华文化成为不断汲取一切积极文化因素而不断积聚成其深邃的文化,所谓“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丝绸之路”的开辟及通达,也是这种文化精神的驱动和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丝绸之路”精神的阐发:“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不同文化之间只有兼容并蓄,求同存异,才能共同发展。的确,古代“丝绸之路”让中国与世界不同的文化在同一条路上相互感知、融合,为世界文化交流开凿了一条交流之路。这条路成为了世界文化和谐交流的典范,在把中国引入世界的同时,也使沿线国家顺着这条道路走向了世界。

3.文化是平等的

2014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谈到:“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尊重道路选择。‘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魏源:《默觚下·治篇五》)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若能有效交流和合作,就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而“丝绸之路”精神,体现的就是这种彼此尊重、平等互助、互利共赢的精神。

4.变革创新精神

筚路蓝缕,意味着开拓创新。任何一种文化的任何一种发展和开拓,都是一次自内而外或自外而内或内外合力的蜕变。“丝绸之路”的开拓,就是中国人求新图变意识和能力的体现。郑和下西洋、华人下南洋,目前世界各国无处不在且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力量的华侨华人群体,无不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开拓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在未知的世界开拓出华人安居乐业的世界,也就把故乡的情怀、异乡的情怀,融汇于华人的胸怀,成就一个个以中华文化为根的小世界。

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不断推陈出新的文化,是人文精神与科学思维、执著入世与淡泊出世、关注已知与探索未知、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等等“软文化”与“硬实力”和谐一致的文化。 也就是说,中华文化,自始至终既是崇尚和平与亲善的文化,同时也崇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从实质上看,中国文化是崇尚“刚健有为”的文化,所谓“刚柔相推,变在其中”(《周易·系辞下》)。就像天地万物,顺应天时地利,汲取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力量,化育万物,以厚德包容万物。这种深沉、 博大、纯朴的民族文化,发而为力,必是绵厚不绝、外柔内刚的一种进取态势。

  

“丝绸之路”对建设“一带一路”的启示

  

古代“丝绸之路”作为一种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象征,对建设21世纪的“一带一路”,具有直接的借鉴价值,也能提供很多战略和策略上的启示。

1.21世纪的“一带一路”首先应该是连接沿线国家的文明之路

  “丝绸之路”能够成为世界文明交流的历史之路、文明象征,就是因为这条道路的开辟和开拓是基于和平共处、利益共赢的目的,而非掠夺、占领。大数据时代的“一带一路“建设,在延续古代“丝绸之路”的文明合作精神的基础上,要基于现代科技,使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更便捷、更直接、更坦诚,使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现代文明之光,使古代遥远漫长的文明之路变得更近便、通达,从而加快世界文明的交融交汇,进而推动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

2.21世纪的“一带一路”是多元文化平等展示的平台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古代“丝绸之路”是这样走出来的,今天的“一带一路”也需要继承古代“丝绸之路”精神,走出新气象,走出新世界。

这条21世纪的“一带一路”,是中国为主导、邀请沿线国家共同携手共行的道路。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相比,更多了主动性、规划性和世界性。这条道路,是一条经济通道,更是一条人文交流之道。是从中国搭台到大家一道搭台,进而一道唱戏的一个多元文化共存、共演、共赏的平台,大家都是演员,同时又都是观众。因此,合作是第一位的,角色的搭配与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沿线国家都基于自己角色的需要,既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获得属于自己的掌声,同时也要为其他角色做好配合,使其他角色也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掌声。这是合作的前提,也是21世纪一带一路建设必需的基本精神。

3.21世纪的“一带一路”必定也是矛盾与冲突之路,但最终将推动世界和平

不同的语言、文化、政治体制、经济模式,现在要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合作共赢的“一带一路”模式,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个过程,必定是个矛盾与冲突不断的过程,这是合作的常态。这就需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于合作与融合的原则,各自发挥积极主动作用,不回避矛盾,也不故意制造矛盾,而是要本着互惠互利精神,积极克服各种贸易、文化摩擦与冲突,在推动经贸合作的同时,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和谐发展。这种消除矛盾、实现融合的过程,也是新的“一带一路”精神形成的过程,也是沿线国家各自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化在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一带一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这与古代“丝绸之路”文化形成的过程是相似的,但更具有21世纪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世界是圆的,“一带一路”是长的。但“一带一路”犹如地球仪上的经纬度线,一条条和平的“一带一路”线,最终会构成一个和平的圆地球。这是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的初衷,也是最终目的。


作者简介:

孙宜学,博士,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后,多次赴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地演讲交流,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海外汉学、汉语国际传播、“一带一路”与华文教育研究等;已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编、译著40余部,主持大型学术丛书多种;在《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现担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汉语国际传播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上海市政府侨办“上海华文教育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特聘专家等。曾获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原文链接:“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及对“一带一路”精神的启示_中华时报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