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讲好“中国故事” 推动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当代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教学”研讨会在沪召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2-11浏览次数:5223


   “当代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教学”研讨会现场 本网记者 李玉/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李玉)12月8日,由同济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系列论坛的首届论坛:“当代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教学”研讨会在上海召开。该系列论坛旨在发挥学术研究、实践创新与政策创新对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重要作用,策划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教学的目标、方略、路径和方法,以新的思想内涵推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海外传播,为全球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思想交流对话,跨文化教育和教学展示的平台。

   同济大学副校长江波、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出席会议并致辞,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刘淑妍主持会议开幕式,来自海内外中国学研究、汉语国际教育培训和教学、中国文化传播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交流。  

树立自信抓住机遇 做好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江波表示,党的十九大号召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当代中国。同时,国际社会期待“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改变,期待中国为世界带来思想。而这种期待,也正是当前中国学人在文化国际传播事业上所面临的挑战,此次会议的召开恰逢其时,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寻求解决之道。

   江波建议,目前正处于文化交流的最好时代,要将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与文化交流和传播事业紧密联系,深刻体会关于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在当前世界的大变革中,最大亮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思考中国发展的理念、道路和模式,如何更好地传递到世界上去。在文化传播中,学术界应加强跨学科合作,加强新技术与传统方式的融通,加强民间力量的建设,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国际话语权。在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同时,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也要拥抱世界、融合发展。

   谈及如何做好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张树华表示,首先要把握好时代、机遇、聚焦、自信、分享这几个关键词,其次是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中国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但世界仍处在动荡之中。世界的政治经济局势正在发生重大变革,这对中国而言正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西方世界的政治理念和实践走入迷茫之际,中国正充满着政治自信,“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一种标志。中国政治研究也转向自觉、自立,加快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人民期待相适应。文化传播事业要顺应世界的大势,如何解释中国的成功是我们的责任,要将中国国家治理的经验向世界分享。

   张树华认为,要处理好对外传播的基础关系。首先是宏大叙事和精准传播的关系。在宏大叙事已经具备的前提下,要从对象和内容等方面关注精准传播。其次是全面性和系统性的重点突破和重点推进的关系、路线图和关键点的关系。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施工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即进程和布局上的总体规划。同时还需要处理好轻与重、软与硬的关系。文化传播,需要传的开、留的久。最后是投入与收益的关系。解决好传播所需的文化资源的问题,具体的要关注翻译等技术手段,充分发掘文化内涵,界定文化传播领域的核心概念,把握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他希望,该系列论坛能机制化并取得充分发展,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切实贡献。 

解读新时代中国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自觉

   当前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对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作出解读,对传播的内容有主动的认识。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刘建军提出,在中国社会史无前例变化的历程中,是社区在社会治理中起到了决定作用,在社区中可以寻找到中国的文化基因。中国社会是关联主义的,关联物权的思想,包含了中国人对社会关系的思考。

   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由落后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海《社会科学》杂志主编胡键认为,不仅要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成就,更要展示在取得成就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历程、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举。而向世界讲好故事,不如让世界来感受中国故事。

   目前文化的国际传播实际上处在初级阶段,有效的文化传播需要顶层设计。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孙宜学认为,文化传播要精准地锁定传播目的,设定好传播的对象与路径。从传播目标角度考虑对方需求,在传播的同时吸引优秀文化来交流。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和其他国家已有文化的关系。

   做好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觉。胡键认为,要树立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在寻根的同时还要反思。同时,作为有可持续成长力的大国,中国要重视他者的文化,吸收其优秀成果,最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孙宜学认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需要对文化的深刻理解,找到中国文化的底气所在,才能拥有坚实的自信。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扩大和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外国学者对中国战略文化的关注与日俱增。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仇华飞介绍,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是目前美国学界的热点之一,中国提倡和平与和谐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文化传播的地缘经济条件以及中国文化战略研究和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引起了相关研究者的兴趣。未来,中美会共同参与新国际体系的构建,如何构建中国的话语体系,如何增进国内政治视角的相互了解是很重要的。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彬表示,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西方被称为中国的奇迹,而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中国模式的基础上。因此,国际学界对中国的兴趣聚焦在中国的治理模式上。鉴于目前西方世界所面临的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困境,十九大所引领的中国新发展,不仅受到国内重视,也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

着眼跨文化教育 培养国际交流人才

   文明的国际传播,在实践层面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跨文化的教育。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张艳丽就留学生教育中的三教问题发表看法时认为,目前在高校的汉语体系教育中介绍的主要是中国的传统和过去灿烂的文明。较之其他国家,在价值观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上存在着巨大的空白。讲好价值观应该是汉语教育承担者的责任。价值观教育需要策略,第一是理解,第二是认同,第三是传播。希望通过汉语教育承担者的行动,培养真正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

   跨文化的教育不仅包括对留学生的教育,也包括对中国国际交流人才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罗雯认为,目前我们的英语教学是以西方文化为导向的,高度云集的英语教学是对西方价值理念的学习。英语教学实践中缺乏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内容和中国文化独特的内容,英语教学的领域也是传播中国文化自信的土壤,迫切需要国家战略方面的引导。

   中国需要从世界的角度总结智慧和经验,这种智慧和经验会引起他人的共鸣和理解。同济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程妤介绍,本土中国学是本土学者将中国置于世界视野中研究的一个概念。同济大学的本土中国学课程以国际需求、当代问题、多种教学模式、跨学科的体系和可实施的理念为特点,目标是在未来中国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多元世界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竞争力,以期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取得优势。同时也满足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伙伴了解中国的需要。随着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范围和程度的加深,需要讲好我们的国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