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城市未来"研讨会在牛津大学召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7-15浏览次数:465

      7月14日,由牛津大学和牛津-浦东干部学院联合城市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全球化与城市未来"研讨会在牛津大学圣休斯学院顺利召开,会议同时得到了汇丰银行和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大力支持。同济大学全球城市与合作治理研究中心4名专家团队成员出席此次会议,与来自牛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浦东干部学院、英国卡迪夫大学、英国金士顿艺术学院、邓迪建筑学院等多位专家学者一起畅谈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的挑战与未来。
      研讨会分为"社会政策与城市"、"绿色城市"、"企业,创新与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与未来"四个议题。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刘淑妍教授首先发言,提出当前人类生活在一个史无前例的以城市化为特征的人口迁移时代,聚焦移民与城市公共服务治理是城市美好生活建构的重要议题;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葛天任以1992年到2014年的北京为例,探讨了土地融资政策与增长的政治演变。牛津大学圣彼得学院的Vlad Mykhnenko教授则通过分析1990年以来中国城市结构和地理变化,描述了中国城市收缩与经济发展、人口间的关系,提出影响中国城市形态变化的关键变量。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诸大建教授提出,面向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指标70%发展目标,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需要包括低碳城市、紧凑城市、循环城市和共享城市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研究员从建设高品质的首都核心区面临的城市问题出发,呼吁专家们共同关注如何缓解"大城市病"。卡迪夫大学的于立教授和金士顿艺术学院的奥斯丁·威廉姆斯教授聚焦生态城市理念,从中西方比较角度,探讨伦敦、中国天津等大都市生态指标构建及问题,提出技术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技术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熊伟,与浦东干部学院楚天娇教授和王丹教授,还有英国的商业管理顾问菲力·穆伦教授共同围绕全球化及智慧城市和商业环境进行了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唐磊副研究员、英国邓迪建筑学院的佩妮·李维斯教授和牛津大学领导力和公共政策项目主任阿兰·胡德森教授则从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哲学、全球城市演绎和城市发展主义等概念出发,探讨世界主义与城市的持续与改变。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中西方思想碰撞的火花不断闪烁在美丽的牛津小镇,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2019年第二届"全球化与城市未来研讨会"将移师中国上海,届时将由同济大学携手牛津大学、牛津-浦东干部学院联合城市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期待更多智慧的声音加入。

(刘怡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