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育系

国际中文教育系简介

国际中文教育系依托于同济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国际影响力,秉承“授道解惑润无声,国际中文促融通”的工作理念,以“数智化、融合化、绿色化”为工作导向,致力于培养卓越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人才,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并推动中文和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本系下设研究生学历教育本科学历教育进修项目以及全校公共平台课等多个教育层次与方向。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中外专硕)

学位点2014年获批,非全日制学生学制 3 年、全日制国际学生学制 2 年。我们根据国际中文教育行业的实际需求,确立了“国际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外语言对比研究”“‘一带一路'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三大主要研究方向。在课程设置方面,顺应科技和时代发展,积极融入人工智能等新兴元素。在师资建设方面,通过外引内育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一支由学术导师和企业导师组成的“双师团队”,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教育指导。在培养方式上,依托学院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国际中文教育信息化实践与研究基地、10所国内合作院校实践平台、4家海外孔子学院和2个孔子课堂等海内外综合实践平台,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已经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截至目前,已经培养了150余名身心健康,具有熟练的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能力,适应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胜任多种类型中文教学任务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卓越国际中文教育师资。

      欢迎关注“熊猫童童文化共兴”公众号,了解更多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信息。

 

国际学生本科学历教育

同济大学是最早招生国际学生的国内高校之一,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于1998年,2001年开始招收汉语言专业经贸方向本科国际学生,目前拥有经贸和国际中文教育两个专业方向,2024年新成立的国际中文教育系负责本科的教学及管理工作。

本着“同舟共济、追求卓越”的理念,本专业课程设置顺应科技和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与国际中文教学等前瞻性、实用性课程,以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举办感知中国系列、元宵节社区灯会系列、太极拳比赛、征文/演讲/摄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国际学生在中文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积极进行课程思政,培养国际学生的社会担当与使命感。

学院拥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9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教学质量稳定可靠。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力求创新,更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积极建设和选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经过20多年的发展,学院教学规模日益扩大,已经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截至目前,已经培养了数百名拥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了解中国国情与文化能够熟练运用汉语从事经贸活动的国际学生

       欢迎关注“熊猫济济跨文化研习营”公众号,了解更多国际学生本科学历教育信息。


国际学生进修项目

同济大学是国内最早招收国际学生的高校之一,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30年来,始终秉持严谨治学、质量为本的办学理念。学院拥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九成,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定与可靠。学院致力于为有志于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提高汉语水平者提供高质量的汉语课程,目前开设初级班(A-C)、中级班(D-E)、高级班(F-G),同时专门开设了太极拳、书法、绘画、音乐等选修课程,还举办感知中国系列、元宵节社区灯会系列、太极拳比赛、征文/演讲/摄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国际学生在中文进修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优秀中华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全校公共平台课

为全面服务我校国际学生的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动全校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学院积极承担为其他学院提供公共平台课的职责。这些课程主要包括公共汉语系列课程和中国概况系列课程,旨在提升国际学生的汉语水平,并增进文化理解。

针对国际学生的公共汉语课程,我们将其细化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阶段。对于本科国际学生,我院在四平校区开设了《专业汉语(上、下)》和《中国概况》两门课程,旨在帮助国际学生打下坚实的汉语基础,并初步了解中国国情与文化。对于研究生阶段,我们则提供了更加专业和深入的汉语课程。分别在四平校区、嘉定校区和沪西校区开设《第一外国语(初级汉语)》、《第一外国语(中高汉语)》、《中国概况》(中文授课学生)、《中国概况(英)》(英文授课学生)等课程,旨在提升研究生的汉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现状。



总之,国际中文教育系以严谨、稳重、理性的态度,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卓越能力的中文教育专业人才,为推动中文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