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AI世代,更“贵”初心

发布者:张志方发布时间:2025-09-15浏览次数:16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我刚从同济大学新生开学典礼现场回来,在座的也有在现场的同学。酷暑刚尽,余威还在,身上热,但心里更热,切实感受到了什么叫热情似火。老师们对新生们热情如父母,新生对同济热爱如久出归家的孩子,一种家人重逢的喜悦,弥漫于整个现场。这份真诚、信任,是同济文化的一部分。其中有一位德国留学生,用流利的中文表达了对同济和德国合作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她希望自己发挥作为一个德国留学生的桥梁作用,将来在推动中国和德国加深理解和合作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这个定位是准确的。在座的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你们都要致力于将来推动中国和你的祖国之间的沟通,你们就是桥梁。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明确很多事情,明白很多事情,我想到了几句话,与大家分享一下。

理清两个问题,养成换位思考习惯。

第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选择同济?大家现在坐在这里,不知道是否还在想这个问题?那位德国学生说因为他是德国人,同济对德合作渊源深厚,所以他首选同济。法国同学呢?韩国同学呢?美国同学呢?是不是这个理由?应该不全是这个理由,那么肯定有自己的理由,理由是什么呢?我问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这个问题重要,而是想告诉大家,也是建议大家,今天开学典礼之后,不管是不是想清楚了这个问题,都可以不再想了。从今天起,你就是同济人了,百川汇海,到这儿来了,以后不要多想彼此不同的东西,而要想从今以后如何获得一致的东西,就是听起来,看起来,甚至闻起来是“同济”的东西。所以大家要先沉下心,了解学院是做什么的:帮助大家不仅学好中文,还要有能力传播中文,留学生要通过在同济的学习,更客观、更真实地理解中国,然后将来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在哪儿工作,都能自然地把这些中国理解讲给你身边的人听,还能让人喜欢听,再讲给别人听。

第二个问题,同济为什么选择你们?同济大学不是你想来就能来的,要有条件的。刚才在学校开学典礼上,一位四川的新生,高考分数位列四川全省第186名,这很高,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同济大学,同济大学也满怀期待地选择了他、分数,就是条件,同济选择你的条件。大家也都是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同济才选择了大家,大家入选了,就意味着是优秀的,意味着同济认为你能代表同济的希望,可以成就同济的未来。我们学院选择了在座的各位,也是同样的希望,是因为我们相信你们。我们相信你们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迅速融入同济的生活,上海的生活,中国的生活;我们相信你们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系统的学习,不但能够讲一口流利的中文,而且能讲好中国故事,热爱中国。这是我们选择你们的原因,我们相信自己选择对了,你们就是我们想要培养的人。

想清楚了这两个问题,基本就养成了换位思考的习惯,而这是做好文化交流的基本前提,是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所有师生的童子功。

现在已是AI时代,人与智能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也越来越复杂。大家生活在多极化的社会里,心乱是正常的,但现在大家到了国交院,我们希望,也会帮助大家尽快静下来,捋一捋思绪,找到做人做事的初心,坚持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并且守住,让大家毕业时成为名副其实的同济国交人,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要实现这个愿望,我特别提醒大家还要谨慎处理好四对辩证关系。

第一对关系,自我但不自私。自我不是缺点,以自我为中心也不是缺点,人一生要没自我,就不会有读书工作生活的动力,甚至凡事都先想到自己,也都是人之常情。但自我不能发展成自私,自私就是缺点。什么意思?凡事以我为中心是对的,你给自己制定目标,你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你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就,这是人成长的原动力,这没错,但你不能自私。鲁迅说过: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这样的路,单靠一个人走是走不出来的。你开辟了一条路之后,后面有很多人跟着一起走,路就越来越实,越来越宽。自我促你敢于独行,走出新路,自己走,也给别人走;自私是你走出的路只自己走,而不允许别人走,这样你的路就会越走越窄,甚至会被荒草淹没,你也就没有了路。

 第二对关系,自立但不自恋。大家离开家人,尤其是留学生,还离开了祖国,来到同济,周围都是陌生人,陌生的环境,水的味道似乎也不如家乡的水,对吧?但这种陌生感很快就会消失,一天早晨醒来,你环顾四周,忽然发现你很了不起,你开始自立了,尤其是本科生,可能都是第一次离开家庭,终于独自踏上了征程,远大前程。你自立了,难得的自立,想多了,就很容易自恋,因为你觉得自己了不起。自恋的第一步,是你将自立与舍弃联系在了一起。你误以为自己自立就可以抛弃以前的一切,重新开始,重塑自己。但我以自己的经验告诉你们,这事做不到,你会获取新的,但你抛弃不了旧的。你曾经历过的任何人,任何事,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会用各种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绳子拴在你背后,你可能看不到,但是它们就系在你身上,各个方向都有;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你的兄弟姐妹们,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与你产生的联系,都是这样。所以说,你自立不意味着你可以自由自在,更不能孤芳自赏,只认为自己好。那喀索斯自恋,只好自己跳到河里找自己的影子。我们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自恋,一般也自恋不了。若自恋了,就危险了。

第三对关系,自信但不自夸。你们出生在幸福时代,成长在物质富裕的时代,从小到大,衣食无忧,学习生活条件都特别好,饱暖生自信,做什么事情都不怕,自然而然。这比我们这一代强多了,让我们羡慕嫉妒,我们做事前先想到失败,规划来规划去,瞻前顾后,不像你们,说做就做了,很少考虑做不成,做就做了。这就是自信,但一不小心,自信就很可能发展成自狂。做出一点点成就轻飘飘起来,老子天下第一,“仰天大笑出门去”,目中无人。超自信就是自狂。希望大家不要有这种想法。自信就是平平稳稳,行稳致远。我经常对学生们说,对外文化交流的最高境界是不卑不亢,你们从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毕业之后,不管是哪国的学生,以后面对什么样的事情,什么样的人,都要做到不卑不亢。这是真正的自信。

第四对关系,自尊但不自傲。人人都有尊严。任何一个有自尊的人都绝对不能把自己看作是唯一有自尊的人,换句话说,你追求自己的自尊,不能反对别人也追求自己的自尊,尤其是因为别人追求自尊刺激到你,甚至伤害了你的自尊时,你若对别人进行攻击,甚至愤怒,那就是自傲,骨子里就是自卑。

若能处理好这四对辩证关系,我相信大家能够获得存在感。年轻人现在喜欢刷存在感,我刚才参加开学典礼也是刷一刷学院的存在感。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形成自己的品格、知识体系,提升做人的修养后,都会有存在感。具体来说,在座的每个人,什么时候成为学院不可缺少的一个分子了,不是可有可无的了,学院离不开你了,你才有真正的存在感。不能一心一意只想从别人身上获得存在感,而是要用自己的存在感,给别人,给学院带来在学校、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存在感,这是你的使命,我们共同的使命,也是国际中文教育的目的。

存在感是成就感的基础。人的自尊、自信、自豪都依托于成就感。具体来说,大家读书期间的成就感,就是你毕业离校时,还没离开的人不舍得让你走,大家纷纷问你什么时候再回来,你这时就会有成就感。

这些话都有些务虚,实际上大家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实际上大家不需要想太多,就老老实实按照老师的要求学好每一个汉词,每一个句子,每一种表达。刚才那位德国学生说的就特别好。她说他喜欢汉语,但一开始也非常害怕,去年她突然发觉,汉字是字字如画,句句如诗。的确,很多留学生学汉字就当画画,汉字的四声变化,就如韵律。说的多好啊!如果我们每天都和画和诗在一起,我们难道不欢喜吗?我对大家有信心,生活在诗和画的世界,不快乐很难。我希望大家带着快乐去在诗和画的境界里获得自己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点,就是边界感。我们学院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今年学院在校生突破千人次,国别多,文化背景差异大,不同国家的学生带着各具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与社交规范,这些差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就是无形的文化密码,既为交流增添了多元魅力,也可能成为误解与摩擦的潜在诱因。大家都是国交院大家庭中的一员,彼此平等,要尊重彼此的文化习惯、恪守恰当的边界感,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的独特性,以谨慎的态度恪守交流边界,不仅能减少误解与冲突,更能让交流变得更加真诚、高效。

同学们,我们学习中文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了解中文所承载的文化,否则就只是机械地说中文,那和机器人无异了。学一种语言,就要学一种语言的趣味,学到其中的韵味,那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理由,生活的意义。

同学们,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不管你来自哪个国家,我们都能感觉到,世界变了,人心变了,世界还在变,还会一直变,人心还在变,还会一直变。这不奇怪,我们每个人的心也都是这样变了,还在变,还会一直变,但我们要相信人性之初心没变,并且每个人都尽力维护好这份纯真的初心,

我坚定地告诉大家,也希望你们相信,你们也一定要相信:不变的是人性人心。你从遥远的家乡来到上海,来到同济,你第一个发现是“变”:看看周围的人,不一样了,语言,肤色,饮食习惯等等都变了,对不对?看看周围的景物,树变了,花变了,蝴蝶的颜色都不同,对不对?感受一下周围的环境,天上的云块大小似乎变了,空气中的味道似乎变了,人与人的交流方式变了,对不对?这很正常,到一个新的环境,我们首先注意的是不同的东西,但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些似乎变化的东西里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始终没变?上海天空的月亮和你家乡天空的月亮有区别吗?依然是柔和的光。上海天空的太阳与你家乡天空的太阳有区别吗?依然是灿烂的光。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太阳,月亮下的不同地方,在不同地方生活的人形象,文化不同,但有一点没任何区别:我们都是人,都要吃喝拉撒,都要谈恋爱,繁衍后代,生孩子,养孩子,善待父母,交朋友,对国家忠诚,为国家献身……这些人心人性,永远不变,没有差异。

大家在一个变化的世界,改变的环境里,要保持一种不变的心态,保持一个不变的初心。生活在人工智能时代,变化只会越来越快,越来越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能守住的,也应该守住的,更是必须守住的,是我们作为人的温情,善良和柔软。只有我们永葆作为人的感情,我们才能与人工智能共生,把AI变成我们的朋友,而不是对手甚至敌人。

AI世代,更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初心,守住初心。

我们现在是一个家了,在同一个家里,有什么问题,有什么事情,大家当然应该坦诚相待,相互帮助,相互助长。

大家前途无量,但万丈高楼平地起。今天脚踏实地,明天才能顶天立地,惊天动地。

祝贺大家今天成为同济人!祝福大家成为永远保持初心的同济人!期待大家带着这份初心高挂帆,济沧海!

 

——孙宜学院长在“2025级本硕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2025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