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教学大纲
一、教学对象
本大纲教学对象是以非汉语完成中等教育,并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即将进入中国大学本科理、工、农、医(中医药专业除外)专业学习的来华留学生,简称预科新生。
二、教学目标
预科教育教学目标是实现预科新生在其本国接受的中等教育与我国高等教育起点的基本对接,使其在汉语言知识和能力、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达到进入我国高等学校专业阶段学习的基本标准。
预科新生接受预科教育后,应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汉语语言知识;具备较为扎实的汉语言语交际能力。
2、掌握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具备应有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掌握一定的专业汉语词汇和常用句式;具备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使用汉语进行听、记、问的基本能力,借助工具书阅读中文专业资料的初步能力及进入专业学习时所需的相应的书面表达能力。
4、掌握以汉语表述、相当于高中程度的数理化、生物、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具备用汉语接受本科专业课程新知的能力。
5、熟悉中国教育特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应有的自学能力。
三、教学内容
预科教育课程分为语言、文化、专业知识和语言实践四类。语言类包括普通汉语、专业汉语等课程;文化类包括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专业知识类包括数学、化学、物理、生物、计算机基础等课程;语言实践类是指在学校课堂教学以外的语言实践、社会考察等教学活动。
四、教学安排
预科教育采用强化教育方式。学习期限为一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共40周。其中课堂教学35周,语言实践1周,自学课程2周,考试2周。
零起点班第一学期为汉语强化阶段(包括普通汉语和专业汉语),每周35学时;寒假安排两周自学课程,每周20学时;第二学期继续进行汉语教学,并增加数理化、生物、计算机等课程,每周35学时。一学年共1300学时(每学时45分钟)。
中级班第一学期为汉语强化阶段(包括普通汉语和专业汉语),每周31学时;寒假安排两周自学课程,每周20学时;第二学期继续进行汉语教学,并增加数理化、生物、计算机等课程,每周32学时。一学年共1174学时。
五、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
(初级班):
学时分配(周学 时) 课程 名称 | 第一学期 18周 | 第二学期 18周 | 合计总学时 | 占总课时量 | |
前 9 周 | 后 9 周 | ||||
初级汉语 | 18 | 12 | 324+216=540 | 44.12% | |
初级汉语听力 | 6 | 4 | 108+72=180 | 14.71% | |
初级汉字读写 | 4 | 72 | 5.88% | ||
初级汉语会话 | 4 | 36 | 2.94% | ||
科技/医学汉语 | 4 | 4 | 36+72=108 | 8.82% | |
HSK辅导 | 2 | 36 | 2.94% | ||
课外辅导 | 2 | 36 | 2.94% | ||
数学 | 6 | 108 | 8.82% | ||
物理/生物 | 3 | 54 | 4.41% | ||
化学 | 3 | 54 | 4.41% | ||
(教学实践) | (2天) | (2天) | (28) | (2.29%) | |
合计总学时 | 612 | 612 | 1224 | 语言类82.36 % 专业基础类 17.64% (教学实践类2.29%) |
(中级班):
学时分配 (周学时) 课程名称 | 第一学期 18周 | 第二学期 18周 | 合计总学时 | 占总课时量 |
中级汉语 | 14 | 10 | 252+180=432 | 38.71% |
中级听和说 | 6 | 108 | 9.68% | |
HSK辅导 | 2 | 36 | 3.23% | |
科技/医学汉语 | 8 | 4 | 144+72=216 | 19.35% |
辅导课 | 2 | 36 | 3.23% | |
中国概况 | 2 | 36 | 3.23% | |
数学课 | 6 | 108 | 9.68% | |
物理课 | 3 | 54 | 4.84% | |
化学课 | 3 | 54 | 4.84% | |
计算机 | 2 | 36 | 3.23% | |
(教学实践) | (2天) | (2天) | (28) | (2.51%) |
合计总学时 | 540 | 576 | 1116 | 语言类77.41% 专业基础类19.36 % 文化类3.23%(教学实践类2.51%) |
六、教学原则
1、普通汉语教学、专业汉语教学与专业基础知识教学相结合,分层推进。
2、以汉语教学为主,以专业基础知识教学为辅;各类课程使用汉语组织教
学,把媒介语的使用减少到最低限度。
3、普通汉语教学以言语技能训练为主,以汉语基础知识讲解为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精讲多练。
4、专业汉语教学注重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过渡与衔接。
5、专业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重点要放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与汉语表述的转换上,适当补习、补充大学相应课程中要求学生在接受新知前必需了解和掌握的相关知识点。
6、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汉语言文化的大环境,组织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校优势资源,发动中国学生参与课内课外辅导。
七、测试
测试分为分级考试、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三类。
分级考试在每学期开学时进行,目的是测出学生入学时的汉语水平,以便将该生分到相应等级的班级。
课程考试在每学期期中、期末进行,目的是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水平考试指HSK考试,每年五月中旬进行,目的是用国家统一标准试题检测预科生汉语水平,以便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检查同济预科教育情况、同济大学预科部自检以及预科生接收院校选拔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