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文汇报】把《论语》纳入留学生培养体系

发布者:刘怡菲发布时间:2018-02-15浏览次数:96

作者:孙宜学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
文汇报:2018年02月15日 星期四

    2018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日前正式发布,《论语》被纳入高考语文经典阅读考查篇目,总篇目从2017年的6部增加至7部。
    作为中国文化的世界象征,孔子及其《论语》是海外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和理解中国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让真实的孔子走向世界,让孔子的思想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找到海外知音,进而推动世界的孔子观更接近孔子思想的实质,就成为向世界所讲的中国故事中最基础、也最艰难的工作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把《论语》纳入高考范围的同时,也应主动推动《论语》等中华文化经典进入来华留学生的培养体系,整体科学规划,细节润物无声,让中华文化与留学生教育有机结合,无缝对接,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这本身就是我们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的核心目标,也是最终目的。
    来华留学生将来都是向世界讲中国故事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如何让他们掌握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向世界讲中国故事的方法,将来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客观真实地推动世界塑造正面的中国形象,是“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必须正视且刻不容缓的一项战略工作。
    来华留学生普遍对中华文化了解不深,甚至会抱有一些偏见,在学习中华文化经典时难以深入,这是常态。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以克服留学生的心理障碍。如可让留学生联系自己国家的经典作品对比诵读理解《论语》等,通过学习中国经典加深对本国经典的理解,通过研读中国文化也加深了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从而实现文化的双重认同,在增加本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同时,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这样既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韵味和无穷哲理的理解,了解中外文化如何“异中求和”,也在对比分析中掌握了向自己国家的汉语学习者传播中国文化的科学方式。
    文化交流的动因和结果,都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愿望,而文化交流成功与否的关键,则取决于彼此相知。作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途径之一,留学生教育也属于中国教育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也应把研读中华文化原典作为中外融合教育和“理解中国”教育的有效途径,创造条件推动中外学生共同研读《论语》等经典作品,探索中外学生同讲中国故事的国际化途径。而中外学生互帮互学、互辩互解、互启同悟的学习方式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世界化的具体而生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