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于首届汉语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的报道

发布者:刘怡菲发布时间:2012-10-21浏览次数:608

汉语国际传播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搭桥

首届汉语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报》 记者: 胡言午  2012年10月19日第368期  

 

【核心提示】国际汉语传播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过去,英语、法语、德语等国际语言的传播在某些历史时期是建立在对外侵略的基础上的。怎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走西方国际传播的老路,而是探索出一条中华民族的汉语言文化传播、和平传播的新路,在当下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研究和宣传语文运动史120年各阶段的成果,总结经验教训,探讨语文现代化的理论、实践途径和有效可行的方法。为纪念中国语文现代化120周年,101314日,由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同济大学主办的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十届年会暨首届汉语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上,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南开大学教授马庆株如是说。

  此次会议主题为汉语国际传播:任务与方法。会上,汉语国际传播研究分会、汉语国际传播研究基地正式揭牌成立。来自国内外的300余名学者从汉语国际传播的学科建设、师资培养、教材编写、教学法以及海外汉学等多个视角展开研讨。

汉语拼音推广增强汉语国际传播竞争力

  与会学者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彼此交流、碰撞和融合,给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网络的高度发达、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也给汉语教材改革、创新汉语传播手段、实现国际汉语传播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和新课题。马庆株提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汉语地位仍需大大提升,并且争取实现汉语国际化,才能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相称。

  然而,目前的汉语教育语种单一,不能用多数国家的母语教授,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汉语的国际传播。马庆株还指出,国家通用语言规范化、标准化是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前提条件。但是语文现代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方言隔阂有时妨碍工作;社会用字仍然存在混乱现象;汉字传输困难,常出现乱码,不利于与国际信息网络接轨;汉语拼音方案推广进展不大;拼音在扫盲、信息处理等方面,还没有起到应起的作用等。

  基于此,马庆株提出,用拼音推广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实现一语双文。据他介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设计了最早的汉语拼音方案,至今已有430年,而汉语拼音的推广,正是增强汉语国际传播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他强调,这并不是要取代汉字。汉字不能被轻易取代,我们要有这样的自信。

 探索一条汉语言文化传播的新路

  汉语国际传播的重任在于架桥梁、通全球。在采访中,多位学者表示,今天的中国尤其要学会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来获得国际信任和尊重。

  多位学者提到,在汉语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推广、再到汉语国际传播” 的概念演变。专家表示,这体现了我们在汉语国际传播工作中越来越具有自觉意识和文化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凌德祥提出,汉语国际传播除了运用行政手段推广之外,还应包含自然传播过程。他举例说,我国唐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外汉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推广,但是有大规模的汉语传播,这是由于汉文化本身所体现出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的影响,也在于整个人文社会环境对国外人员的吸引力。

  凌德祥认为,国际汉语传播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他说,过去,英语、法语、德语等国际语言的传播在某些历史时期是建立在对外侵略的基础上的。怎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走西方国际传播的老路,而是探索出一条中华民族的汉语言文化传播、和平传播的新路,在当下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汉语国际传播研究仍有局限性

目前,汉语国际传播已经引起一些学者的重视,但主要局限于国际汉语教育领域,汉语国际传播的理论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凌德祥说,汉语国际传播涉及语言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需要多学科参与汉语传播理论、实践、研究方法的建构,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学科体系,促使这一学科尽快成为显学,从而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国际汉语传播者提供参考。

  与会学者谈到,当前有关汉语国际传播方面的研究多局限于国际汉语教育。在其他方面,如在政治学研究框架内分析语言传播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产生的效应等方面,研究仍显不足。此外,在国际汉语传播对国家软实力建设和公共外交建构的路径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骆峰主张将汉语国际传播视为国际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汉语传播归根到底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最终的目的不是让对方学会汉语、汉字,而是他们即使不会汉语,也愿意接受中华文化。而这一点也正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汉语教师的教学研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教授黎敏对海外汉语教学文化输入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她说,海外汉语教学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在中国与世界交往日益增多的今天,不同文化间的隔膜仍然存在,这是造成文化误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海外汉语教学中,如何通过恰当的方法实现良好的输入效果,这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